查看详情
网站首页 > 查看详情

总结在PCB设计中遇到阻抗计算模型

所属分类:技术专栏      更新时间:2019-12-24 09:19:20      人气:5013

一,外层单端阻抗计算模型

H1: 介质厚度Er1: 介电常数W1:阻抗线底部宽度W2:阻抗线顶部宽度T1:成品铜厚C1:基材的阻焊厚度C2:铜皮或走线上的阻焊厚度CEr:阻焊的介电常数

这种阻抗计算模型适用于:外层线路印阻焊后的单端阻抗计算。

二,外层差分阻抗计算模型

H1:介质厚度Er1:介电常数W1:阻抗线底部宽度W2:阻抗线顶部宽度S1:阻抗线间距T1:成品铜厚C1:基材的阻焊厚度C2:铜皮或走线上的阻焊厚度C3:基材上面的阻焊厚度CEr:阻焊的介电常数

这种阻抗计算模型适用于:外层线路印阻焊后的差分阻抗计算。

三,外层单端阻抗共面计算模型

H1:介质厚度Er1:介电常数W1:阻抗线底部宽度W2:阻抗线顶部宽度D1:阻抗线到周围铜皮的距离T1:成品铜厚C1:基材的绿油厚度C2:铜皮或走线上的绿油厚度CEr:绿油的介电常数

这种阻抗计算模型适用于:外层线路印阻焊后的单端共面阻抗计算。

四,外层差分阻抗共面计算模型

H1:介质厚度Er1:介电常数W1:阻抗线底部宽度W2:阻抗线顶部宽度D1:阻抗线到两边铜皮的距离T1:成品铜厚C1:基材的绿油厚度C2:铜皮或走线上的绿油厚度C3:基材上面的绿油厚度CEr:绿油的介电常数

这种阻抗计算模型适用于:外层线路印阻焊后的差分共面阻抗计算。

五,内层单端阻抗计算模型

H1:介质厚度Er1:介电常数H2:介质厚度Er2:介电常数W1:阻抗线底部宽度W2:阻抗线顶部宽度T1:成品铜厚

这种阻抗计算模型适用于:内层线路单端阻抗计算。

六,内层差分阻抗计算模型

H1:介质厚度Er1:介电常数H2:介质厚度Er2:介电常数W1:阻抗线底部宽度W2:阻抗线顶部宽度S1:阻抗线间距T1:成品铜厚

这种阻抗计算模型适用于:内层线路差分阻抗计算。

七,内层单端阻抗共面计算模型

H1:介质厚度Er1:H1 对应介质层介电常数H2:介质厚度Er2:H2 对应介质层介电常数W1: 阻抗线底部宽度W2: 阻抗线顶部宽度D1:阻抗线到周围铜皮的距离T1:线路铜厚

这种阻抗计算模型适用于:内层单端共面阻抗计算。

八,内层差分阻抗共面计算模型

H1:介质厚度H2:介质厚度W1:阻抗线底部宽度W2:阻抗线顶部宽度S1:阻抗线间距D1:阻抗线到周围铜皮的距离T1:线路铜厚Er1:H1 对应介质层介电常数Er2:H2 对应介质层介电常数

这种阻抗计算模型适用于:内层差分共面阻抗计算。

上一条记录:无       下一条记录:PCB覆铜的作用与原则
关闭
13670142031 0755-36821560
18123848094 黄's
13699895692 贾's